115文学 历史军事 重铸河山

第九章 耀兵上京(四)

重铸河山 殷扬 1405 01-22 05:53

大周的将来如何, 这都是大周对华夏做出的一大贡献, 皇上也将因此而在史册上大书特书一笔了。”

“还算你能说人话,这话听着还有一家人的感觉。”李谷赞同他的话,笑着问道:“韩夫子,你还记得你我二人当年的约定吗?当年你入江南时,你就曾说‘若江东相我,我当长驱以定中原’,现在你已经是江南之相了,你这次来汴京是提雄兵定中原还是做押解官运送粮草资军?我可是兑现我的诺言‘若中原相我,下江南探囊中物耳’,寿chūn紫金山之战我李谷也出了一点力,夺了你们的十四州呢。”

韩熙载本是中原人,因为后唐明宗皇帝李嗣源杀了他的父亲,他在中原无法立足,只能南下江南。韩熙载伪装成商贾逃离中原,经正阳渡过淮河,逃入吴国境内。韩熙载之所以选择这条路线,是因为他的好朋友李谷是汝yīn人,颍州的治所就在汝yīn,而淮水的重要渡口正阳镇就在颍州颍上县境内的淮河岸边的颍水入淮处,其对岸便是吴国疆土,交通十分便捷。

当年两人在正阳分手时,或许是因为年轻气盛之故,韩熙载就曾放出豪言“若江东相我,我当长驱以定中原”,李谷不甘示弱回答他“若中原相我,下江南探襄中物耳”,周世宗南征,李谷随军征战,立下大功,可以说他的诺言已经兑现了。

这话满是讥诮,要是换个人肯定不太好回答,韩熙载属机变之士,笑答道:“若无江南之粟皇上能取幽云之地乎?熙载今rì提雄兵五万入中原,不正为定中原乎?”

他押送五万石粮草进入汴京,却给他说成五万雄兵,李谷知道他不会在嘴上认输,大笑问道:“夫子之雄兵可得立阵否?”

韩熙载也是大笑回答道:“若不能立阵,何称雄兵?”

李谷不再与他斗嘴,转移话题,道:“我还听说,六王子重光的词是一绝,你这下不是遇到对手了?韩夫子,以后你就别在人前吹嘘‘雄笔阵,决胜词锋’了。”

“雄笔阵,决胜词锋”这是韩熙载《行止状》里的两句。他到了江南之后,为了得到江南国主的重用,就写了这篇《行止状》,词采蜚然,堪称佳文,在文里把自己说得无所不能,和司马相如的《大人赋》里的大人有得一比了。

韩熙载的xìng格非常张扬,一点也不认输,笑道:“熙载若不能笔阵称雄,词锋决胜,何以为求熙载字画的富商巨贾络绎不绝,我要是一天作一幅,至少也两年以后才把现在接手的事儿做完。惟珍,你有这才名吗?”

李谷指着韩熙载数落道:“我看你就是一个曹孟德,不输这张嘴,不跟你争辩了。我给你说一件事,你要是再晚来几天,我就去了幽州,你就见不着我了。”

“你去幽州做什么?”韩熙载还真有点想不明白。

李谷回答道:“还能做什么,当然是押送粮草。中原,关中筹集了一批粮草,我这病刚好,也想四处走动一下,和文质他们商量,由我押去幽州。你的粮草也运到了,我这就一道押过去,也省事。”

韩熙载转着眼珠问道:“惟珍,我可不可以跟你一起去幽州?”

“你去幽州,合适吗?”李谷有点难以置信,道:“你可是南唐的官,你不声不响地跑去幽州,李景还不治你?”

韩熙载一点也不在乎,道:“我这次来中原就是奉陛下之命结好大周,要是我把粮草送到幽州,岂不是更好?”

李谷笑着问道:“你我好多年没有见面了,你说你是不想与我这么快就分别呢,还是想趁幽州新收复之际去逛逛,了却一下华夏人踏上失土的心愿?”;!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