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历史军事 重铸河山

第九章 耀兵上京(十九)

重铸河山 殷扬 1732 01-22 05:53

黄俊问道:“姚先生此言有理(115wx)•(org), 姚先生可否说得具体点?”

姚伯钧应一声♻([(115wx.org)])『来[115@文学]@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115wx)•(org), 接着道:“自从石敬塘出卖十六州以后,契丹利用幽云有利的战略条件威逼中原,耶律德光曾经一度血洗中原,攻入汴京,诚华夏之痛也!晋亡以后有汉一代,却无一人敢于北伐幽云,直到皇上才起兵出永济,兵临幽州,破萧思温逐契丹,堪称壮举,这是自盛唐以后的盛事。

“此举上顺天意,下合民心,是华夏亿兆子民的共同心声,因而皇上应善加利用,天下人之心何愁不归?”

这倒和黄俊的想法不谋而合,在当时那种国难当头的rì子里,谁高举驱逐胡虏的义旗谁就得到民心,是以刘知远率先举起义旗号召百姓抗击辽国,众望所归,民心所向,顺理成章地当上了皇帝。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黄俊这才要程方明来写一篇佳文,并要诏告天下,没想到这个姚晃居然也是这般认为,这就找到了知音,黄俊忙问道:“以姚先生之见又该当如何利用?”

姚晃献计道:“皇上是知道的,战国之际策士纵横,游说之士遍天下,秦始皇出重金收买这些游说之士间说六国,终得所yù。刘邦斩白蛇,揭竿而起,纳陈平之议招揽天下之士,多给金帛,让他们游说天下,大造舆情,是以天下人无不yù刘邦当皇帝而恨楚霸王。”

黄俊问道:“你的意思是要朕也如秦始皇刘邦一样多出金帛招揽天下士为朕游说?”

姚晃摇头道:“皇上,依姚晃这见,幽州一战之后,捷报传遍华夏,读书人无不愿效奔走之劳,是以皇上不用招揽士人自归也。只是,皇上应该从中选拔一批能言善变、机智沉着、有名望的忠贞之士,把他们派到全国各处去为大周声援,定收奇效。”

黄俊还没有说话,程方明就重重一下拍在大腿上,赞道:“姚兄,好计较啊!”

在现代舆论跟着媒体走,是以只要控制了媒体也就控制了舆论。在古代,舆论跟着笔杆子走,跟着读书人走,是以读书人的影响非常大,就是皇dìdū不敢轻易罪那些名儒清流之士。

这道理黄俊很是明白,点头赞道:“伯钧此言极是有理,朕看这事就这么定了。只是这读书人都有点怪脾气,有他们的特殊语言,不是学识渊博之士难以让他们心服,朕需要一位可以服众的士林领袖,你们二位可为朕推举一位这样的人才吗?”

程方明微微一笑,道:“皇上,这人不就在您眼前吗?伯钧和方明,子期虽然同称幽云三杰,但方明和子期都远不如他。伯钧学识只在方明之上,再者jīng通时务,晓时变,目光远大,凡事皆能大处着眼,如由他来办此事必成大事。”

姚晃忙道:“皇上,伯钧智识浅陋不敢当此重任。”

黄俊哈哈一笑道:“伯钧啊,有道是当仁不让,当此天下纷乱之时,正是大丈夫报效国家之际,你就要有当仁不让的气魄。你的《伯钧集》朕看过了,很好的文章,剖析在理,见识不凡,让人信服。从你这本书里,朕也读懂了你的人,你和程老爷子一样是玉藏匣中为求善价,这才隐居不出。今天,你能随程老爷子来见朕,这说明朕还入你之眼,你就为朕办这件事吧。”

姚晃想了一下,道:“既如此,姚晃愿为皇上效力。”

“那好!”黄俊拍掌叫好,道:“伯钧打算如何做呢?”

姚晃胸有成竹,道:“这第一件事就是把这些读书人召集起来,要他们写文章,传遍天下。第二件……”黄俊一招手,姚晃在黄俊耳边嘀咕几句,黄俊哈哈大笑,道:“亏你想得出来,此计若成比起陈平之献于汉高的计策高明了十倍也不止。就这么办!”

程方明一脸的好奇,真想拉住二人问个明白。!

(115wx)•(org)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