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历史军事 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卷三 千古奇功 第四百六十五章 战争,准备起来

总参谋部下令留守部队为第二师(驻锦州以防皖系北洋军), 第五师(驻防辽东以防rì本)、第八师(驻防沈阳对rì对皖形成第二道防线)、第十三师(驻防长chūn保证东北核心)、第十四师(驻防哈尔滨, 东北重工业核心,新组建五个预备陆军师全部于哈尔滨)、第十二师(驻防蒙古,同时负责协助防守俄国游击队,接应引导赴俄干涉军后勤),同时驻防本地的还有五个省的一共十支武装jǐng察旅,留守部队以总参谋长蒋方震,副总参谋长张孝准为指挥协调。并命令张孝准准备扩编五个陆军师十二万人,于两年后(一九二二年初)建成,这五个陆军师番号分别是边防军第十六到二十陆军师,驻兵地点为哈尔滨。

王茂如亲自率领第一师、第六师、第七师、第十师、第十一骑兵师、第十五师会和从蒙古抵达满洲里的第三师组成中国干涉军第一集团军,共计十七万人,由满洲里出发北上进入俄国境内抵达喀山前线。而第四师、第九师、江防部队组成第二集团军由东北边防军副总司令李德林指挥,共计五万人由瑷晖县进入海兰泡和江东六十四屯(即现在俄罗斯境内布拉戈维申斯克),继而进入俄国与rì本干涉军形成南北两个方向剿灭苏俄游击队。

与此同时,干涉军后勤指挥部也建立起来,由蒋方震担任后方补给总指挥,而后勤部长米少柏担任后方后勤指挥,徐佑前担任前方第一集团军后勤指挥,牛德禄担任第二集团军后勤指挥,赵佳诚担任中国干涉军财务管理指挥,张奎安担任干涉军中国官方联络官。

自从王茂如所部八个陆军师准备着手出兵俄国之后,远在běijīng的段祺瑞就有些则骑虎难下了,他们原本是认为王茂如不过能拖延争取好处。现在不但段祺瑞看王茂如能否出兵,全国人都看着他,全亚洲的人都看着东北边防军这个极为特殊的地方zhèngfǔ能否出兵,但是王茂如还真敢出兵,这一局将得徐树铮不得不立即派遣军队进入海参崴。可是王茂如吞并第二师的前车之鉴历历在目,徐树铮难保自己的军队再被吞并了,于是徐树铮犹豫踌躇起来。同时由于苏俄派遣大量人员挑拨,除东北五省受控严格外全国掀起了大罢工,反对干涉俄国内政,反对参加俄国内战。

一边是利益,一边是民心,段祺瑞同时受到的还有rì本方面的威胁,要求他坚决支持干涉军的行动。不得已,徐树铮还是决定将参战军改名为干涉军第三集团军,由第一师,第三师以及北洋军第九师组成共计四万人,从天津开始出发乘坐京沈铁路(原京奉铁路)抵达沈阳之后乘坐铁路经长chūn,哈尔滨,绥芬河继而越过乌苏里江向海参崴进军。

当然,三个方面军三个集团军司令,但是干涉军总得有一个总司令啊,这个总司令毫无疑问就是德高望重的段祺瑞了。

可惜的是段祺瑞只是名义上的总司令,他能够指挥的最多也只是第三集团军而已,甚至连蒋方震这个曾经的幕僚也不如。这个总司令最大的作用就是把庚子赔款组成的参战军军费给三个集团军细分。在rì本的强烈要求之下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